說起清末的王爺我們就不得不談一下醇親王奕譞,他曾被網友稱為「清朝最牛的王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除了自己是鐵帽子王之外父兄兒孫還都做了皇帝,道光皇帝是他爹,咸豐皇帝是他哥哥,光緒皇帝是他兒子,末代皇帝溥儀是他孫子,除此外同治皇帝還是他的親侄子,兒子載灃還做了清朝最后一位攝政王,這在清朝可以說是獨一份了。照片是1863年奕譞在南苑軍營與侍衛的合影。
奕譞和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她在選秀失敗后被慈禧許配給了奕譞。那時候慈禧雖然得寵,但是在朝中并無多大勢力,尤其在皇族宗室更是沒有什麼背景,于是她便把妹妹許配給了奕譞,這一招在日后證明還是很高的,因為慈禧兒子同治皇帝死后,她把妹妹與醇親王生的兒子過繼了過來,這樣不僅名正言順,還更容易控制以維護自己統治權威。
奕譞娶了婉貞后沒多久慈禧又送了他一位落選秀女,也就是他的第一側福晉顏扎氏,顏扎氏是照片中最左側的那位。後來他有娶了第二側福晉劉佳氏(中間者)和第三側福晉李佳氏(右側者)。其中劉佳氏為其生下了三個兒子,其中載灃不僅襲了醇親王爵位更是在清末擔任攝政王,成為了清朝最后一位攝政王。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已經不難看出醇親王奕譞的關系確實是硬氣,因此他10歲就被封為醇郡王,24歲就加了親王銜,32歲晉封為親王,後來又被加封為鐵帽子親王,被賞親王雙俸,賜杏黃轎、金桃皮鞘威服刀....
雖說榮耀加身,爵至極品,但是奕譞從不張揚,甚至可以用謹小慎微來形容。在最開始慈禧宣布立他的兒子光緒為皇帝的時候他瞬間癱倒在地,扶都扶不起,他的這種表現其實是做給慈禧看的,讓慈禧明白自己沒有野心,就算自己兒子做了皇帝也不會危及她的統治。甚至後來他也時時刻刻向慈禧表忠心,說就算皇帝親政也得有太後來指點,慈禧賞賜杏黃轎他固辭未允,但是他從未乘坐。醇親王和左宗棠的合影。
其實奕譞并非真的很軟弱,而是城府比較深罷了。他生在皇宮,聽到、見到太多因權利喪命的人,就連自己也參與了慈禧的「辛酉政變」,他在密云親手抓住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并押解菜市場斬首。正因如此他才謹小慎微,越是在高處越危險。照片中是醇親王奕譞和兒子載灃。
為了告誡子孫,他還將自己的這種謹小慎微寫在了家訓中:「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生在皇族往往都是想爭權奪利,要麼就是像恭親王家澄貝勒那樣仗勢欺人欺男霸女,奕譞能參透這點確實非同一般。照片中三人分別是奕譞(中)、李鴻章(右)、善慶。
1891年1月1日奕譞因病去世,享年51歲。然后就在其死后,他的墓地卻長了一棵白果樹,高數丈。于是有好事者將此事稟報給了慈禧,并說「白」字加「王」字就是「皇」,這不利于其統治,慈禧當即下令「我即命爾等伐之,不必告他(光緒)」,後來消息傳到了光緒的耳朵里,他嚴敕:「爾等誰敢伐此樹,請先砍我頭」,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盡管身份如此尊貴,生前這麼謹小慎微,死后還是遭此劫難,可見生于帝王家也并非盡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