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地區雖歸陜西管轄,可這里的文化、飲食、習俗更接近四川,在古代這里曾經是四川的一部分,後來被規劃給了陜西省。
這些舊照拍自于晚清時期,部分為意大利基督教士和中國基督徒的舊照,在老照片中能看出晚清時期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其實這種弱肉強食的社會和叢林法則,從古到今、歷朝歷代、國內國外概莫能外,那就是有錢人吃香喝辣,沒錢人只能喝西北風,要想變富就要勵精圖治、苦心經營才能擺脫命運的束縛,這和國家自強不息是一個道理。
晚清動蕩的時局讓民眾不堪重負
在晚清末年的動蕩時局中,不是內亂就是外患,兩者就像是兩把匕首一樣,反復或者同時刺向了晚清朝堂,無論是皇帝還是皇親貴胄都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延續清廷的國祚,花錢買和平、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師夷長技以制夷,清廷都試過了。
花巨資購買軍艦、大炮,證明依舊無法強軍。甲午戰爭也讓洋務運動徹底破產,戊戌變法更是毫無著落,君主立憲更是自欺欺人,在不徹底改變體制的情況下沒有一樣能夠富國強兵,改變國家羸弱的局面。
圖中的黑衣修女來自修道院建立的孤兒院,她是這里的負責人,身穿同樣服裝的女孩們都是當地的孤兒,如果沒有孤兒院,這些孤兒大多已經不在人世。
眾所周知我國的醫療條件是在新中國建立后才有所提升的,在晚清、民國時期嬰幼兒的成活率很低,再加上戰亂、瘟疫、流民、自然災害的影響,別說是嬰幼兒難以存活,就連成年人都食不果腹,這就是窮人的生活狀態。
這是漢中的一處道觀,人很多,香火旺盛,是的,生活不好,沒有著落,當然希望上天能夠降下福報了。
向天祈福,這或許就是窮人的命運吧!
這是歐洲神父和中國信徒的合影,餐桌禮儀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如果按照中國傳統,桌子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方的。
方桌上包裹白布,高腳杯每人一個,這是用來品嘗紅酒的,紅酒在如今的社會司空見慣,但在晚清卻是稀罕物,能品嘗一口「西方飲料」也算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也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資格。
上圖為滿清四品官員一家的合影,官服補子里是老虎的圖案,走獸是武官的象征,頂戴上的頂珠也顯示此人是武官,尤其是圖中兩張豹子皮更說明了主人的身份。
晚清時期雖然生態沒有遭到破壞,大型貓科動物數量眾多,但沒有身份、地位的平常百姓家是用不起豹子皮的,也絕對不允許用的,僭越在封建時代是大罪,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
這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舊照,一家人穿戴整齊,就連孩子也是衣著得體,再看看中間的擺設更是雍容華貴,連西洋鐘都有,這個物件可能不貴,在中國和西方的貿易往來中,鐘表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商品。但平常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困頓,沒有這種閑情逸致去購買平時并不需要的物品。
男主、女主正襟危坐,身著華麗,男主的一身朝服和女主的衣著、配飾都在說明此家為官宦人家,子嗣在父親一側,在女主一側的是傭人,只有權貴、商賈人家才有能力養得起傭人。
在這幾張圖中我們看到了漢中貧富生活的差距,這就是弱肉強食締造的命運,社會本就如此,無論如何發展都會有貧富的差距,有錢人想要保住自己的「錢袋子」,沒錢的人也想獲得「錢袋子,」當兩者矛盾不可調和時社會就會動蕩不堪,甚至改朝換代,但歷史終究是在輪回,正如那句話所說:「人們在歷史中能夠吸取的教訓,就是不會在歷史中吸取教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