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現在我們回頭看清朝,甚至是清朝以前的朝代歷史,我們總是給它貼上標簽。
清朝末年,由于引進了一些西方先進技術,我們也多了一些了解當時社會狀況的途徑。其中,泛黃的老照片無疑是真實清晰的剪影,向我們展示著那個時代的民生。讓我們通過一組清末真實照片,看看那個時代的人們都經歷了什麼。
清末街頭做生意的家家戶戶
昔日王謝堂千言
晚清時期,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國家大權仍掌握在皇室手中,而皇宮是皇室子弟居住的重要居所,很多人將要選擇為了讓他們的家庭生活更輕松,賣掉他們的孩子。
窮人家會把適齡的孩子送到宮里,讓他們侍奉達官貴人。如果孩子們能夠得到宮中大人物的寵愛,他們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會好很多。
而從走在大街上的窮人和宮中侍女的衣著來看,我們似乎也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家庭會放棄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迫于生計的家庭做出的無奈選擇。
大街上的宮女與普通人形成鮮明對比
除了進宮,想辦法進達官貴人的府邸辦事,也能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不要看官員沒有皇室那麼強大,但是作為社會高層人士,他們享受常人無法想象的富貴生活,哪怕是低級官員,至少也可以保證衣食無憂。
攝影技術傳入中國后,一些有權勢的大臣也熱衷于與家人合影,以顯示自己的財富和地位。這些老照片也為我們了解晚清官僚階級創造了有利條件。
官員及家屬合影
比如官班拍的老照片,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正妻的地位遠高于小妾。在我國封建統治時期,家庭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有錢有勢的男人有權找到多個女人作為伴侶。
別看一些小說和文學作品,會有一些傻子「寵妃毀妻」導致家破人亡的情節,但在真實的歷史中,這樣的案例占的比例很小.府中絕大多數妃子的地位,都遠低于正妻。被正妻訓斥時,她們也只能像照片中那樣忍氣吞聲,否則就會被罰不尊重正妻。
被訓斥的妃子氣都不敢喘
有多少生命經歷過風雨?除了達官貴人的生活,晚清的民生生活也被老照片很好地記錄下來。人們常說「財不爭官」。那些地主紳士雖然沒有達官貴人那麼大的權勢,但是在那個冷漠的封建時代,他們還是可以過得比較舒服的。
就像下圖中的樓主一樣誰霸道走在巷子里或許她在夫家需要低調,但面對外面的普通人,她的身份已經因為婚姻完成了改變,她甚至可以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不起「普羅大眾」。
走在巷子里霸道的老闆娘
當然,在晚清的街頭,有更多的普通人努力謀生,努力工作養家糊口,他們家比較窮,只能每天起早貪黑的干活,以保證一家人不被餓死。
清朝末年的大街小巷,有粗布短褐的貧農喊著買菜,有小商販架起鐵鍋煮藥水,熟練地做了糖葫蘆。趕時間,不知道糖葫蘆攤的小販今天能賺多少錢,但生活就是這樣,需要努力才能談未來。
街邊賣糖葫蘆的小商販
在人們智慧還沒有開發的晚清時期,還有一部分人會讀書會寫句子,也會選擇放一張圖片表,用于算命和占卜,為了維持生計。傳說中的牛鬼蛇神,在那個懵懂的時代似乎很容易出現,給了很多算命先生一個賺錢的途徑。
他們善于察言觀色,總能準確地挑選出心中有疑慮、恐懼,或想一步登天的「客戶」,然后說些似是而非的話,讓這些人的錢「客戶」可以順利流入他們的口袋。
晚清街頭的算命先生
如果說這些靠自己的雙手過著苦日子的人值得尊重的話,那麼人民當時社會上吸食鴉片成癮的人,無疑會成為很多人不屑一顧的對象。由于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加上西方資本家的強勢輸出,鴉片一度成為風靡大街小巷的搶手貨。
這是一種可以麻痹人的知覺,成癮性很強的藥物。一旦染上,就很難戒掉。
很多人因為無知深陷鴉片和虛幻享樂的泥潭,忽視了工作和生活。
晚清吸鴉片的人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當時的鴉片分為不同的質量等級,這使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也買得起鴉片。在隨處可見的鴉片煙館里,到處躺著吸食鴉片的人。而最氣人的是清廷禁煙令的失敗,因為誘人的好處,也開始了找人種鴉片,
于是,市場上的鴉片價格被壓得越來越便宜,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吸食鴉片。
鴉片給本已混亂的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傷害
濃郁的酒香和肉香,路都凍死了社會越來越亂,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差,很多人整天起早貪黑,賺的錢可能不夠養家糊口,普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另辟蹊徑,比如送適齡的孩子進宮如上所述,減輕家庭負擔。或者直接把孩子送給人牙子,換取錢糊口。
一群看不到未來的窮人
只是還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維持生計,他們被迫淪為街頭乞丐,需要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為了得到一點糧食,他們拋棄了自尊和面子,只希望過上一帆風順的生活。站在衣著比較講究的人旁邊,也是局促膽怯的樣子,好像生怕被開除似的。
看到穿著考究的人,看到畏縮的窮人
可以堅持生活。對于晚清的窮人來說,他們是非常幸運的。畢竟還有一些人,他們甚至可能連活下去的機會都被剝奪了。因為整個社會還處于封建統治時期,強大的人可以折磨普通人。下圖中的這個人因為某些事情受到了懲罰,而他的背后還有一群人也受到了牽連。照片中跪著的人雖然看起來一點也不慌張,但長時間跪著的話,身體就會疼痛難忍。也足以讓男人崩潰。
晚清受罰的人
通過一組清末老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懷:向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犧牲和作出貢獻的前輩們致敬。
至少在五星紅旗下長大的我們,不用過著這樣極度不公平和混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