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遛鳥人,古董販子,年邁的李鴻章,光緒帝葬禮隆重

「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今天展現一組大清末年的照片,經過后期修復上色更直觀,透視風雨飄搖的大清,感慨自上心頭。有賣豬頭的商販,有胡同里遛鳥的八旗子弟;有古董販子,也有坐在輪椅上的中堂大人。光緒帝的葬禮上,跪地百姓望向鏡頭的那一刻,大清已經名存實亡!

清末在街頭賣豬頭的商販,他赤腳蹲在籮筐前,一個豬頭擺在了籮筐上。案板上有一把刀還有半塊排骨,已經所剩無幾。

商販都是走街串巷,沿街叫賣,能夠兜售一空并不多見。畢竟當時的生活水平所限,一般人家不是逢年過節還真吃不起肉。

一位十幾歲的女孩正對著鏡頭托腮凝視,只見她斜靠在床榻上,留著劉海,容貌秀麗。衣服雖然臃腫不堪,可一雙小腳卻非常的精致。

彼時的漢族女子,從五六歲就開始裹腳,對三寸金蓮情有獨鐘。即便朝廷三番五次的禁止,可依然愈演愈烈。

戴木枷的犯人,親屬來給他送飯,也許是最后一次吃飯,之后就是生離死別。犯人手里拿著犯,心中五味雜陳,自然也就沒了胃口。

木枷是清朝獄中標配,根據犯人罪行大小佩戴一定大小的刑具,有得到了刑場才摘下來。殺人不過頭點地,更多是身心上的折磨。

京城胡同里的遛鳥人,正使勁地逗著籠子里的鳥兒,一旁還有人羨慕不已。到了大清末年,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后裔已經成了扶不起的阿斗,領著俸銀無所事事。每日提籠架鳥,沒錢也要排場。

照相館里,一位鄉紳和他的子女,幾人的顏值都很高,穿金戴銀,從出生就含著金鑰匙長大的。窮人衣不蔽體,富人服飾華麗,貧窮限制了想象。

一處寺廟,轎夫正在等候,鄉紳權貴正在佛前焚香禱告。由于天未明就啟程了,有的坐在遠處抽袋煙歇息,有的站在那里哈欠連連。

古董販子在鑒別一件瓷器,庭院的主人站在窗前。地上已經擺了不少物件,都是祖上留下的珍品。從古至今,古玩都是情有獨鐘。對于古董商人來言,需要極高的鑒賞水準,不要打了眼。

老婦人正在展示自己的小腳,對于女子而言腳是最為隱秘的部位之一,除了丈夫一般不示人。估計是這位洋教士花了銀子才得償所愿,不過她看到那三寸小腳是否有嘔吐的感覺?

1896年出訪俄國的李鴻章,只見他坐在輪椅上老態龍鐘。之前一年,他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他也被慈禧解職。此次是代表大清出訪,參加俄皇的加冕典禮。

對于這位「東方的脾斯麥」,俄國迎接規格極高。對于俄國人軟硬兼施,李鴻章虛與委蛇,最后還是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弱肉強食,李鴻章也是一臉無奈。

天津郊外的一處墓地,墳頭密密麻麻,卻連個墓碑都沒有。兩位男子不知什麼緣由在墓地里駐足。

這是光緒帝葬禮上的一幕,可以看到他的梓宮被杠夫抬著緩緩移動。從紫禁城到清東陵,幾百里的路,日夜兼程。

沿途有大批的百姓跪在地上,很多人活了半輩子也是頭一次見這陣勢。雖然他的葬禮不及慈禧太后的葬禮,可還是花費甚巨。這對于已是強弩之末的大清來言是雪上加霜。

更讓人驚奇的是,跪拜百姓中竟然有人回頭望著鏡頭。可以確信,彼時的皇權已經在心頭動搖,大清要亡了!

用戶評論

2023/4/1 1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