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趣闻历史
史料记载
野史分享
    
晚清老照片,乞丐衣不蔽體,夫妻騎驢出行,旗人婦女衣著華麗
2023/04/13

一張照片,一段歷史。

今天小編通過一組珍貴的老照片繼續帶你看看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感受那時的生活氣息和風土人情。

這是明十三陵的石牌樓,寬28.86米,高14米,是中國現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明嘉靖年間建造。牌樓是中國傳統建筑之一,牌樓有「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而頂上的樓數,則有一樓、三樓、五樓、七樓、九樓等形式。作為國都的老北京可以說是中國牌樓最多的城市。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在天壽山南麓為自己建造了整整108平方公里的巨大陵區,而這個就是十三陵最前端的領頭建筑。這個石牌樓為漢白玉砌成,六柱五間十一樓。

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有人剛經過牌樓,也被攝像機記錄了下來。

這是晚清的兩個乞丐。清末民初的時候,戰爭頻發,百姓貧苦,還爆發過幾次饑荒,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情況屢見不鮮。

這是在盧溝橋與廣安門之間,一支駱駝商隊正在經過。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豐台區永定河。盧溝橋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也就是1189年,它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盧溝橋橋面兩旁有石欄桿,欄桿望柱頭上雕刻著石獅子,明代即有「盧溝橋的獅子一數不清」的歇后語。

這是一對騎著毛驢出行的夫婦。

中國古代沒有什麼交通工具,人們通常借助動物的力量來傳輸貨物或載人。常見的運輸動物有馬、驢、騾子、駱駝等。

萬里長城曾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雖然長城的修筑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但明朝其實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所以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通常也稱明長城。

而清朝的皇帝并不是很相信明長城的防御能力,因為本身他們就是越過長城入主中原的。康熙時期還曾有過「不修邊墻」令,所以清朝時期,明長城基本就是擺設,不加以維修,所以很多破敗的地方。

清朝修建的一些城墻大多是用于對內血腥鎮壓農民起義和民族起義的工具,對內而不對外。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晚清時期拍攝到的端午節龍舟的畫面。

這是晚清的一個旗人婦女。

她身穿的服飾,頭戴的髮飾都是滿清旗人婦女的配置。清朝滿族婦女的髮型經歷了從二把頭、架子頭到鈿子頭和大拉翅的轉變過程。

清代晚期,滿洲婦女開始盛行「旗頭」,也叫「旗頭板」、「大拉翅」。就是以頭頂發髻為座,上面放置旗頭。也就是我們上圖看到的這種,是一種扁形的冠,里面有鐵架支撐,外面用青絨或青素緞等制成,正面有各種珠寶首飾或者花朵的裝點,有的側面懸掛流蘇。

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于是進關以后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這是1896年,陳寅恪和他的兄弟姐妹在長沙巡撫衙門后花園的老照片。左起陳康晦、陳隆恪、陳新午、陳方恪、陳寅恪,這時候的陳寅恪6歲,他的祖父陳寶箴正任湖南巡撫。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他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并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他先后任職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一生致力于魏晉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對佛經翻譯、校勘、解釋,并在這些領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陳家是書香門第,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陳封懷四代出五位杰出人物,后人稱之「陳氏五杰」。

參考資料:

中國萬里長城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陳寅恪. 陳寅恪集:講義及雜稿. 《 vip 》 , 2002

《花戎》妖境、魔界想得到魏枝,并非為了保護她,而是想開啟神器
2023/06/08
冰糖黃色和白色哪種更好?糖廠員工說漏嘴,以后再也不花冤枉錢
2023/06/08
冰糖黄色和白色哪种更好?糖厂员工说漏嘴,以后再也不花冤枉钱
2023/06/08
大马男人深藏不露的秘密!驾便宜国产车其实很有钱「存款6位数」!“Axia帮我filter掉肤浅的女人!”
2023/06/08
同样是国中毕业生!小S最美15岁二女儿晒毕业照,糗被恭喜:「大学毕业了,真快」|女人我最大
2023/06/08
《花戎》妖境、魔界想得到魏枝,并非为了保护她,而是想开启神器
2023/06/08
富士康老板娘不一般,简约穿搭挡不住上流气质,名媛聚会稳占C位
2023/06/08
深度解讀《遠大前程》:人性中最大的陷阱,是「嗜欲」
2023/06/08
《花戎》:回憶開始,男女主新身份上線,就是再談一次戀愛
2023/06/08
買甜瓜,不是越大越好,牢記這5招,一挑一個準,香甜又好吃!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