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的發明和攝影技術的出現是人類文明歷史上的一大跨步,伴隨著相機的出現,各種攝影技術也應用而生。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相機,無論從清晰度還是綜合性能上來說,都要比上個世紀的老相機優越很多,但是論故事的講述性,好像卻差了些什麼。
過去的老照片中有很多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尤其是很多有外國記者拍攝的關于晚清時期的各種照片,更是我們考察當時歷史現實的珍貴材料。
其中目前在各大博物館有存的三個關于晚清時期的老照片,道出了當年黑暗的歷史。
這也是今天筆者要介紹給大家的主要內容,這組照片分別是:晚清時期窮人互相找虱子的照片、宮女曬被子的照片以及當時的紫禁城外荒草沒過膝蓋的照片。
01
窮人照片看出底層的真實生活
在所有的關于晚清時期的老照片中,給現代人們沖擊力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張窮人們互相捉虱子的圖片了。虱子好像離我們現代社會非常遙遠,但是在晚清時期,這是人們身上少見多怪的寄生蟲之一,這種寄生蟲一般情況下的出現原因是身體長時間沒有清洗,產生太多細菌,給虱子形成了很好的生態環境。
對于我們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幾乎每家家里都有獨立衛浴,就算條件艱苦一點不能隨時洗澡的人,也不可能連續一周都不洗澡,更不要說超過一個月了;
長期不洗澡似乎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
但是晚清時期的中國人民,尤其是最底層的農民們,他們的生活的艱苦程度是我們現在難以想象的。
不要說洗澡了,如果碰上干旱的年份,可能連喝的水都沒有,洗澡簡直就是奢望。在那個時代一年到頭不洗一次澡,是司空見怪的事情,沒有人會因此大驚小怪。
而老照片上,人們的神情也非常值得思考。雖然那時候生活非常艱難困苦,但是他們臉上卻洋溢著笑容,其實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們笑是因為捉虱子是他們日常的娛樂活動之一,而可嘆的是他們唯一的娛樂活動居然是貧窮本身。
他們沒有見識過繁華、富貴、奢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因為所有人從一出生都是同樣的起點——家中沒有幾畝田,
僅有的可以開墾的土地,還是屬于地主的;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地主的債。
也沒有人問問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有些人生來就有廣廈千萬間?
而我們卻連最起碼的安身之地都沒有?他們順從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也順從的接受了自己身上生來的不干凈。
02
宮女照片顯出宮內的奢華富貴
如果說晚清人們抓虱子的老照片,是對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現狀最直接的表達,
那麼另一個照片則從側面更深層次的反映了,為什麼底層勞動人民會如此窮困潦倒。
這張圖片中一位晚清紫禁城中的宮女在曬宮里的被子,在和煦的陽光下,她的臉上洋溢著每天都有的笑容。她的身上穿著得體,雖然晚清那個時候服裝并不好看,可是她身上的衣服沒有一處是打補丁的,和上面一張照片中,最底層的農民穿的破破爛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且她的臉圓潤有光澤,一看就是平時的飲食從來不缺豐富的營養物質,這和晚清最下層勞動人民瘦骨嶙峋的臉龐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皇宮中一個最下層的宮女穿著、身體狀況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那些作威作福,貪圖享樂的皇親國戚和統治者們了。他們每天大魚大肉,一日三餐不愁。晚上還歌舞升平,鶯歌燕舞,反過來,到還要問百姓「何不食肉糜?」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晚清統治者們不思考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暴亂,也不思考為什麼八國聯軍偏偏打到中國來,更不思考那些被列強們瓜分的邊界,
只管自己貪圖享樂,將大把大把的銀子交給列強的只為求得一時的和平,真是國家的大不幸。
03
紫禁城沒膝荒草表明國情破落
最后一張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照片是紫禁城外面的城墻底下的光景,照片中,紫禁城下的荒草都能夠沒過膝蓋了,都沒有人清理。其實這張照片融合了上面兩只兩個照片的,表達方式。
很顯然紫禁城是最高權利者的代表,是天子權力的代表,說白了就是皇上的臉面。那麼到了那個時候,連皇上的臉上胡子都沒有刮干凈,就這樣展示在世人面前。這個朝代還有多長的路可以走,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要知道在平時不要說是紫禁城前面的草了,紫禁城兩邊可能都有數不清的花壇迎接四方慕名而來的客人,
而紫禁城墻角下,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也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流水般絡繹不絕的車馬。
但是晚清時期的老照片所顯示出的皇城腳下,卻是一片破敗和荒涼。除了高大的城墻,還殘存著一點權力的映射,訴說著往日的繁華之外,其余情景都無不顯現出四個字——茍延殘喘。
04
結語
其實筆者在本文中為大家舉的三張老照片的例子。只是晚清諸多照片中的九牛一毛。那個時候照相機在我國還是稀罕玩意兒,就連慈禧太后也對照相機愛不釋手,并且她本人也特別喜歡照相。
但是遺憾的是,照相機照出了晚清統治者們的丑惡嘴臉,照出了窮困潦倒的底層勞動人民的艱難困苦的生活,照出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狼子野心,卻始終沒有照出清朝統治者的反悔之心、勵精圖治之心,希望我們后人能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