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地處福建東南沿海,是一座有著歷史悠久的古城。
本組圖片拍攝于清末時期,為當時在福清活動的西方傳教士所拍攝,再現了一百多年前福清古城的歷史風貌。
福清設縣很早,但直到明朝嘉靖年間為防倭寇方才筑城墻。縣城規模不小,號稱有「七街三十六巷」。圖為清末時城內的一條街巷。早晨時分,一名婦女正站在門前吃早飯。居民門前擺放著木桶、木盆和一些雜物。街上行人很少, 靜謐而安寧。
城內街邊的一個小吃店,幾個人正坐在長凳上吃早飯,他們中有做小買賣的小販,也有往菜市上送蔬菜、水產品的菜農和漁夫,為了生計,他們早早便起了床 。
太陽漸漸升起,街道也隨之慢慢熱鬧起來了。這是福清的一條主要街道,路面由厚重的青石條鋪成,一名男子正挑著兩只籮筐向鏡頭走來,背景是在街頭閑談的人們。
街頭的行人越來越多,街邊的店鋪陸續都開了門,伙計們將各種貨物擺放在店鋪門前以吸引來往的顧客。
福清城內的一處菜市,路邊擺著出售肉、魚和其他水產品的攤位。因為靠近海邊,海產品異常豐富。買菜的人們穿行在小巷子之間,已經開始為午飯做準備了。
陽光已經有些刺眼了,站在高處的三個孩子正手搭涼棚四處張望。幾個小點的孩子坐在門前的石台階上玩耍。一條高凳擺在台階下,上面放著晾曬棉花的竹匾。注意看旁邊的兩個小女孩,都穿著 圍裙,說明小小年紀便已經開始幫助大人干活了。
這家商鋪被稱為「開放式店鋪」,拍攝者介紹說這里出售各種小商品。其所說的商品應該是擺放在桌子上的這只玻璃盒子里。這種玻璃盒子多見于游走貨郎的挑子上,正經八百地擺在店面里,倒不是很常見。
因為有人照相,店鋪里的人們便都走到門口看熱鬧。照片中間的男子是一名和尚,穿著長袍,神情平和友善。早在南北朝時期,佛教便傳入福清,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了。歷史上,福清是一個尊崇佛教之地,其境內有龍臥寺、天竺寺、護國寺、福興寺、水南寺等諸多寺廟。
一名男子提著竹籃正在街頭購物,身體十分強壯。在他旁邊是一處賣干果和甘蔗的小攤點,頭頂遮陽的草棚子搭建的非常簡陋。
幾名當地婦女站著門前交談,突然出現的照相機讓她們出現了短暫的慌亂,然后是下意識地用手遮蔽強烈的陽光,好奇地仔細端詳洋人手里的機器。
一名婦人抱著嬰兒站在一座石門前,旁邊還有兩個玩耍的兒童,看眉眼很像,應該也是她的孩子。這張照片的標注為「佛寺街」,小編推測可能是拍攝于龍田鎮的龍安街,因為在這條不到一公里的街道上,分布有五座大祠堂。
福清一條熱鬧的商業街,地面由碎石鋪成,以保證下雨天的時候不至于太泥濘。路邊是一家雜貨店,門前的招牌上寫有「馳名老酒」的字樣,可惜看不到字號。一名很帥氣的小伙子站在道路中間看著拍照的攝影師,在他身后,并排站著幾個張望的男子。
商業街路邊的一家小吃店的,一些腳夫正坐在方桌前吃飯,一條大黃狗在桌子板凳下面覓食。旁邊戴著斗笠吃茶的男子一腳踩著凳子,頗有大俠風范。
幾個貧窮的男孩子站在一戶人家的大門旁邊,此時的天氣已經轉涼,但其中的兩個都光著腳。在大門的另一側,坐著兩名閑談的男子。圖左的小男孩目光有些犀利。
站在門口的一名小女孩,穿著補丁的衣服,光著腳,頭上戴著一頂挺別致的帽子。她手里提著一只小木桶,看樣子是準備去打水洗衣服,小小的年紀就做這麼繁重的工作,太辛苦了。
照片中高大的建筑為福清教堂的塔樓,緊挨著塔樓便是當地百姓的居民區,幾個孩子正在一塊空地上玩耍,看到有人照相便,好奇地看著鏡頭。背著嬰兒的孩子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