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中隊長大山勇夫與一等兵齋藤興藏在上海虹橋機場不顧機場衛兵阻攔,強行駕車沖過防線闖進虹橋機場,機場衛兵隨即開Q,二人當場歿去。
事件發生第二天,中日雙方就此事展開交涉和談判。日方在談判中提出讓中國軍隊撤離上海、撤除所有防御工事的無理要求,并同時向上海增派軍隊。忍無可忍的國民政府于8月13日出動部隊進駐上海八字橋,與日本海軍展開對峙,日軍隨即派兵向上海閘北出動,淞滬會ㄓㄢ揭開序幕。
本文精選了期間12張國軍視角的老照片,愿我們在這些照片中能夠感悟到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日本畫報刊登的國軍機Q手對抗畫面
在圓形ㄓㄢ壕里嚴陣以待的國軍士兵
國軍士兵在閘北與日軍對抗
做好偽裝的國軍機Q手
掩護圈里繼續對峙的國軍士兵,身后的建筑物被日軍弄成了一片廢墟
趴在路面上的國軍士兵
國軍士兵疾速奔赴前線
上海被占前夕,正在與英國軍隊一起撤退的國軍士兵
樓頂上防御空中的國軍士兵注視著遠方
國軍士兵和穿著軍服的小男孩
中國紅十字會救助隊救助傷員
上海市民慰問即將奔赴前線的國軍第88師
淞滬會ㄓㄢ中,國軍投入兵力70萬,日軍投入兵力20多萬。雖然國軍兵力遠遠大于日軍,人數上占據絕對優勢,但日軍的裝備和單兵素質要遠遠高于國軍,多是輕裝步兵的國軍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經過三個月的對決,國軍以全線崩潰失敗而告終,上海被占。
此役國軍損失20萬,日軍損失5萬多人。此次國軍之所以慘敗,除了裝備差距太大外,國軍策略上也有著重大失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