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妻妾圍坐一起玩游戲
這四名衣著考究的女子是一個地主的妻妾。她們盤坐在炕上,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簽,用竹簽挑著一個小碗正在玩一種賭博游戲。右邊女子旁邊放著抽鴉片、旱煙和水煙的工具。
美華書館的排字工
美華書館的前身是1844年由美國傳教士在澳門創辦的花華圣經書房,1860年遷至上海后更名美華書館。美華書館堪稱當時上海設備最新、最全的印刷廠,工人絕大多數是基督徒。
三寸金蓮的富家太太
她妝容打扮得非常得體,一臉富貴相,翹著二郎腿展示著她引以為傲的三寸金蓮。照片是在照相館拍攝的,桌子上的站著作揖的小狗很是可愛。
庚子事變后的西苑紫光閣
1900年庚子事變期間八國聯軍占領北京,西苑紫光閣被德軍設為了指揮部,這里陳設的大量功臣畫像和其他文物遭到德軍洗劫。德軍甚至還把二樓改造成了廚房,照片中紫光閣二層左側明顯可以看見煙熏火燎的痕跡。
京漢鐵路上的貨運列車
京漢鐵路是連接北京至湖北漢口的鐵路,1906年4月1日全線竣工通車,全長1214公里。京漢鐵路是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準備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
磨刀劍的磨刀匠
一名磨刀匠正在磨刀劍,這應該是清軍官兵或者衙役的武器。磨刀匠的技術非常高超,不管是生銹還是變鈍的刀具,只要經過他們在磨刀石上一通打磨,必將變得煥然一新、鋒利無比。
任兩廣總督時的劉坤一
劉坤一,字峴莊,湖南新寧人。通過與太平軍作戰所獲軍功躋身高位,歷任廣東按察使、廣西布政使、江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并兼南洋通商大臣、欽差大臣,是清朝末年不可忽略的重要政治人物。
任云貴總督時的王文韶
王文韶,字夔石,浙江仁和人,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歷任湖南巡撫、云貴總督、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軍機處、總理衙門、大學士等要職。歷史資料中記載王文韶其人極為圓滑,有琉璃蛋之稱,凡是遇要害問題需要表態,他就會推三躲四,裝聾作啞。
熱鬧的濟南布政司街
布政司街位于今濟南市歷下區泉城路上,明代稱之為「布政司街」,清朝時改稱為「布政司大街」。布政司街早年因周邊是布政使司和貢院,所以售賣書籍、文具和文玩的店鋪較多。
年輕夫妻在沙發上合影
丈夫很是愜意的斜躺在沙發上,裹著小腳的妻子翹著二郎腿。顯然,他們并不是第一次接觸照相。照相技術剛剛傳入清朝時,當時的人們愚昧無知的認為照相會吸取人的靈魂,所以很是抵觸。後來慢慢的人們發現吸取靈魂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才開始逐漸接受照相這個新事物。
明十三陵超大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明十三陵神路最南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為漢白玉砌成,寬28.86米,高14米,是中國現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境內,是明朝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總稱。清朝入關以后,為了籠絡漢人并證明自己的正統性,不僅沒有破壞明十三陵,反而還派部隊駐守加以保護,有時候還撥付專款修繕。
拉客的獨輪車
清朝時期因為道路不像現在這麼平坦和寬廣,獨輪車比兩輪和四輪通過性更好,再加上獨輪車的應用范圍非常廣,即可拉貨,也可載人,所以當時的馬路上的短途交通運輸工具是以獨輪車為主。照片中這輛加了頂棚獨輪車應該是專門用于拉客的。
漢口女子學校的師生
中國封建時期傳統的教育體系是不招收女性的,不過在清朝末年隨著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傳入,一些地方開始提倡男女平等和女性也有受教育的權利。于是一些外國傳教士便在中國開辦了女子學校,思想開明的父母就會讓他們的女兒到女子學校接受教育。
張之洞與八國聯軍合影
1900年11月下旬,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之后,聯軍司令西摩爾等人乘坐軍艦沿長江而上到武昌會見湖廣總督張之洞,主要談東南各省經長江運送米銀兵械供應西安朝廷。此時的張之洞才63歲,但是在照片中他的樣貌已經老態龍鐘,垂垂老矣。
跪地乞討的乞丐
1909年北京的某個火車站站台上,兩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正在跪求過往乘客能夠施舍一些錢財或者食物,兩個人是黃河沿岸的災民,家園被洪水損毀后不得不一路北上乞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