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五年天津老照片:站在鼓樓俯拍市井,海河官船掛帥旗

苦力推獨輪車運輸貨物。近日小編搜集到一組拍攝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天津老照片,包括租界和老城廂的影像,在此與大家分享。咸豐十年(1860年),《北京條約》確定了天津為通商口岸,自此,這座著名的城市進入了國際化發展的軌道。

海河上掛帥旗的官船,或為直隸總督李鴻章乘坐。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筑城,她作為京城的門戶,戰略位置無比重要。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北方開放的前沿和洋務運動的基地。

站在鼓樓俯拍天津市井。天津老城廂以鼓樓及鼓樓商業街為中心,由城墻合圍而成,總占地面積約94公頃。

天津城墻附近的街區。由城墻合圍起來的天津老城廂,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貧,西門賤。」北門附近是商業和漕運中心,富商多;東門附近多衙門和文教機構,士紳和官員多;南門附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多貧民;西門附近多墳場和刑場,得個「賤」字也就難免了。

天津城墻南垣與墻子河。天津的城墻在1901年就全部拆除了,是唯一一個清朝還沒滅亡就拆除城墻的重鎮。原城墻墻基改筑馬路,于是,老城廂改建成了東、西、南、北四條大馬路。這事是八國聯軍干的。從此,天津就沒有了老城廂,只有城里城外了。

天津遭遇水災期間加固堤防。天津為「九河下梢」,河流眾多,地勢低洼,河道和堤壩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幾乎年年發生水災。1889年7月中下旬,天津大雨持續不斷,各河河水漫溢,租界和老城廂均被淹沒,水深處超過1米。

被洪水圍住的麥肯齊醫院。高地上搭著賬篷,應該是有人家房屋被淹沒,無奈之下只好臨時搭賬篷棲身。

街口停著很多馬車。這樣的馬車在清朝算得上中高檔出行方式,相當于現在的中高檔汽車了。

男子抬「慈惠均沾」牌匾。這個場景很熱鬧,可能是教民給傳教士送牌匾,后面還有一塊上書「信徒保障」,給了對方很高的信任和評價。

英租界維多利亞公園。公園原址是一個臭水坑,1886年英租界工部局將之填平后建成公園,于1887年6月21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誕辰50周年之日正式開放。公園中西合璧,內有八角涼亭,也有網球場。

用戶評論

2023/3/27 14: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