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一段歷史。
今天將通過一組老照片帶你看看一百多年前清朝封建社會下人們的生活百態和風土人情。
這是曲阜的街頭,百姓看到相機都很好奇,圍觀了上來。
但在那個年代,因為對相機的不了解,加上民間總有流傳照相會將人的魂魄攝入相機內的說法,很多百姓是害怕拍照的,愿意拍照的只是少數。
這是晚清時期在拾糞的老人。那時候沒有化肥,糞便可以用作農田的肥料,所以糞便也是可以出售的,就會有一些人以拾糞為生。
清朝的《夢廠雜著》中記載: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這是形容人吸食鴉片時的狀態。晚清時期,中國人民被鴉片荼毒已久,無論是貧民還是達官貴人,「十室之中必有煙館,十人之中必有煙民」,只要沾染了鴉片,個個不務正業,荒淫無度,醉生夢死,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
晚清社會積弱難返,一些底層百姓流離失所,常常能看到風餐露宿的流浪者。
這是晚清時期的邯鄲彭城東閣,比較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玉皇閣。
玉皇閣始建于明代隆慶萬歷年間,原先是為祭玉帝而建。清光緒二十年重修,占地面積300平方公尺。全部建筑均為磚瓦結構的無梁拱頂式,平面呈方形,閣內沒有一根梁柱,頂部正中藻井飾以飛龍圖案,雕工精湛,十分生動,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明代無梁古建筑。
這張清晰的老照片上的人是貝勒載洵。他是醇親王奕譞的第六個兒子,也就是光緒帝的弟弟。
光緒二十八年襲貝勒,光緒三十四年加郡王銜。他曾赴歐美考察海軍,被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在日軍侵華期間,他曾拒絕到偽滿州國任職。
晚清時期在相館拍照的三個女子。照片中的桌子上還擺著洋酒的拍攝道具。
這是一個晚清時期陜西的郵差。他的包裹上寫著「西安府至平涼府」「西安府至蘭州府」,貨物分別發往甘肅的蘭州和平涼。以前的交通不發達,郵差也比較辛苦。
參考資料:
《籌辦海軍七年分年應辦事項》(宣統元年),張俠等編:《清末海軍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