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
晚清時期的貧富差距非常大,當聯軍過來的時候,有的老百姓跑得跑,逃的逃。還有一些人根本不跑也不逃,因為他們是一些可憐的窮人,跑到哪都是窮,都是餓,這個社會對他們來說,誰來統治都是一個樣。一樣穿的衣衫襤褸,一樣吃不飽。
義和團義士
當人連最基本的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就會有人要反了。義和團,由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教、民間秘密結社和習武的組織發展而來。一開始義和團還是得到當時清政府的扶持的,主要是「滅洋」。
義和團義士被除
但因為義和團主要成員都是以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人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組成,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最終成為歷史的付出品。
照片為義和團義士被解決。
義和團義士
義和團宣稱老大夫包治百病。照片上是一名義和團義士在為另一名義士畫保護符,這只是圖個心里安慰罷了。
一群乞丐圍著一個富人在乞討。這群乞丐希望這個富人能夠施舍點錢財。可這個地主婆卻傲氣十足地走過來,不搭理乞丐。乞丐破爛的衣服,和光鮮亮麗的地主婆對比很明顯。
富家老爺
晚清的貧富差距太大。一位富家老爺子在照相館擺拍,衣著鮮亮,手拿折扇,面露微笑。
老宮女
一名老宮女在讓一個小太監陪她玩蕩秋千。這名老宮女來歷可不簡單,她是晚清宮女張玉春。張玉春在晚清的皇宮中,是非常有地位的一位宮女,這是因為她伺候過多個身份不一般的主子。而這第一個主子就是晚清的慈禧太后。
選宮女
宮女一般會在幾歲或者十幾歲就被選拔,這些宮女都是通過「選秀」入宮的,很多都是家境貧寒之女。
自滿清入關后,為了征服百姓,通過剪發令壓制民眾的反抗精神,導致了數百年的麻木,滿清壓制漢人三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