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窗簾,建議不要挑這「10種」!不是胡說,是換過3次得出的經驗
2023/06/08

窗簾大家都不陌生,但在選購時,基本上80%的人都會踩坑。

就拿我家為例,頭一回去市場選窗簾沒仔細研究,被商家忽悠的花高價買了一套窗簾,掛在家里品相就很一般,前前后后換了3次,總算搞明白這里面的貓膩!

今天就結合我選窗簾的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些選窗簾該注意的問題以及小知識,相信看完能夠幫到你~

不要廉價面料

市面上窗簾外觀相近,價位卻從幾十到幾百的都有,這麼大的價格差,主要在于窗簾選用的面料品質的不同。

在眾多面料中,真絲和高精密屬于高端面料,而雪尼爾、棉麻、絨布等則屬于中低端面料。有能力首選高精密面料,克重高,挺括有型,懸掛上檔次。

小提醒:不要選帶黑絲的高精密面料,不良廠家用回收紗線做黑絲遮光,長時間使用不僅會斷,還帶來了大量甲醛污染!!!

不要拼色

網上隨便一搜就能出來一堆拼色方案,雖然照片很美好,但實際懸掛后效果卻不盡人意,不少人圖新鮮買了拼色窗簾,結果拿到家里就翻車。

拼色需要整體統一,窗簾與沙發、窗簾與墻面色調相互映襯才看著養眼,否則就是艷俗!沒這個能力,就別拼色了,選純色窗簾不出錯又耐看。

不要百葉簾

顏值高質感好,尤其是木質百葉簾,古樸清新,室內逼格都提升一倍。但無論哪種材質的百葉簾,都存在一個弊病:積灰,打理起來費勁極了!若沒這個耐心乏且家里有寵物,就不要選它了,絕對會讓你失望。

小建議:喜歡百葉簾的外觀,可以選蜂窩簾作為替代。它屬于滌綸化纖織物面料,耐水抗高溫;一體式設計,造型好看且不易留灰,更方便清潔。

不要輕信遮光度

全網都在營銷「窗簾100%遮光」這個概念,實際上生活場景不同,所需要的遮光度也不同,根據場景選匹配合適的遮光度才合理,不是百分百遮光就代表窗簾品質高。

不要高于2倍褶皺

褶皺多少影響到懸垂立體感,商家通常用倍數來展示褶皺,1.

5、1.8、2、3倍褶等,數值越大代表褶皺越多,窗簾立體感越強,價格也會比較高。

一般住宅內選1.8倍褶皺就足夠了,追求美感可選2倍褶皺,但再高就沒必要了。

不要盲目裝電動窗簾

電動窗簾智能開合手機操控,確實是懶人福音,但是安裝成本高,不僅要更換專用軌道,還要在頂面預留電源給電機,一旦電機位和空調插座打架,那結局很不美好~所以不要盲目跟風裝。

不要厚度低于2mm的軌道

窗簾軌道桿比較隱秘,一旦碰到質量不達標的軌道,直接縮減窗簾使用壽命。建議挑選軌道桿時注意3點:

①材質 納米軌道久用易老化,一定要選鋁合金軌道桿 ②壁厚 鋁合金軌道桿壁厚不得低于2mm,底面壁厚不得低于2.6mm ③靜音 內置靜音條,降低滑輪與軌道間摩擦, 減少噪音。

不要四爪掛鉤

掛鉤也是窗簾上不可或缺的一個輔料,常見的有四爪、韓式和圓環三種。

韓式鉤固定褶皺,立體感強,而且拆卸方便,好做清潔,建議作為首選;

四爪鉤是老式掛鉤,價格便宜但拆卸麻煩,不便于換洗;圓環鉤適合羅馬桿。

不要無定型設計

窗簾有高溫定型和無定型之分,一定要花錢做高溫定型,窗簾褶皺弧度圓潤整齊,不易變形。

沒定型的窗簾褶皺多,懸掛后皺皺巴巴,一點質感都沒有!不要為了省這點錢而損失美感。

不要盲目自裝

網上的自裝教程一大堆,號稱這樣做能省下大幾千,話雖不假但裝窗簾看似簡單,但預裝軌道、打孔等細節處理不到位,后期窗簾有脫落風險,既不安全又不省心,何必呢?還是找專人來干活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