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篇記載了法國攝影師拉里貝在1900年至1910年間,他在法國使館工作期間所拍攝的部分人物寫真。這組照片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人文,從頂層皇室的宮庭生活到底層百姓的市井狀態,體現清朝末期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通過他的鏡頭來感受下,120年前的人物形象。」——鬼話說城
1910年左右的袁世凱。此時他擔任總理大臣,全身戎裝,手持象征權力的寶劍。
上世紀初的慈禧。照片上寫著:「大清國當今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圣母皇太后」。
皇族父親和兩小兒子的合影。可以看出他們都穿著華麗,背景的陳設也很講究。
穿著中式服裝的外國傳教士,手中拿著當時的報紙。
三位穿著正裝的清朝官員。
穿著貂皮大衣的有錢人。
穿著官服的清朝官員合影。前排右三是被冊封的外國官員。
清兵合影。從他們的服裝上可以看出有的是步兵,有的是騎兵。頭上戴著裹布,衣服上寫著「步兵」或「馬兵」。
蒙古人的合影。中間的婦女穿著是當時典型的蒙古服裝和裝飾。
普通蒙古夫妻的合影。
寺廟中的官員和喇嘛。當時佛教盛興,在中國從皇室到民間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正在練習射箭的人。當時的清朝還是以冷兵器為主,殺傷力有限,要不然也不會……
街頭隨處可見的乞丐和穿著破陋的貧民。
普通蒙古百姓的合影。
北京夫婦的個人照片,體現當時傳統的裝束。
少年喇嘛盤腿而坐,后面幾人看著地位也不底。
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員。
穿著大衣的官員,長得有點像包貝爾。
有錢的商人。
普通衙役。
普通蒙古人。
普通京城人的裝束。
寺院里的高僧。
底層的百姓。
慈禧單人照。
慈禧,這是在做法事?
慈禧出行的架勢。
慈禧和后宮佳麗。
盛裝的新娘。
滿族的格格,踩著厚厚的鞋底。
鏡頭前端坐的格格。
手拿折扇的滿族格格。
滿族裝飾。
后面頭髮梳得很精致。
清朝女子。
貴族女子。
裹著小腳的清朝女子。
戲子裝飾。
左邊是戲子。右邊是當時的名人楊翠喜,有興趣的可以網上找下她的故事。
裹著小腳的婦女。
布衣平民。
婦女的頭飾。
復雜的裝飾。
典型的蒙古婦女。
蒙滿兩族少女的合影。
唱戲的藝人。
唱戲的藝人。
街頭踩著高蹺的藝人。
節慶祭祀扮演鬼怪的人。
戲班中的曲藝人。
戲班中的曲藝人。
民間拉二胡的老人。
重要官員出行的派頭。
重要官員出行的派頭。
民間騎著驢的女人。
抽著鴉片的人。
至此60張清朝人物的相片已經展示完畢。可以看出當時不同階層的人生活狀態的差距,也能讓我們更多地了解當時社會情況。歷史已經過去,我們要做的是更好地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