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挑選了十幾張清朝時期的相片,見證了這個世界的變遷。這可比那些文字和資料,要讓人感慨良多。這些圖片在后期的手工渲染下更是彌足珍貴,一幅幅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將罕見的歷史場面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得意洋洋的侍妾,喝酒的紈绔子弟,袁世凱的盔甲,紫禁城的廢墟。「甚處市,酒旗戲鼓。想依稀、王謝鄰居。燕子在哪里都不知道。入尋常人家,入巷,相較于興衰,夕陽西下。」
這是清末旗人貴婦和小妾的真實寫照。古代的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一般的主婦都是明媒正娶、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而小妾,則是那些出身貧寒之人,用金錢購買的。正妻與小妾可不是一個級別的,若是惹到了,后果不堪設想。
照片上,這個洗衣婦也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嘴里叼著一根長長的煙桿,動作飛快地把自己的衣物洗干凈。盡管被主子寵溺,心中不服,可還是忍下了這口氣,繼續做著苦力。
幾個少爺在青樓喝酒,四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歌姬,載歌載舞,風流倜儻。清朝末年,八旗人生活奢靡,不能拉弓,不能騎馬,只能在妓院和賭場里揮霍。
清代婦女真正的服裝,是一件寬大的長袍和一條緊身的短襖。她身材再好,穿在身上也是一樣的,都說她的衣裳很難看。但在那時,這是一種典型的漢族婦女服飾。
那時候,中國人對三步金蓮的美并不覺得羞愧,反而以此為榮。
京城中的士大夫,鄉紳,貴族,都有一個很大的愛好,那就是拎著一個籠子在街上溜達。玩鳥文化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貝勒爺有三件寶貝,一只扳指、一只核桃、一只籠里的小鳥。有的人喜歡用籠子來裝鳥,有的人為了追求更好的東西,不惜出賣自己的祖先。
一位面容冷峻的大清大臣,面無表情,身邊的隨從,則是拿著水煙壺里的燈芯,屏住呼吸。那時候,吸煙和鴉片已在官場上流行開來,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山東擔任督軍的袁世凱,穿著一身盔甲,身材并不高大,只有一米六左右。袁世凱是清朝末年不可磨滅的一位漢人,也是清朝的「掘墓人」。
在甲午戰爭期間,由于山東總督毓賢對義和團的縱容,對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清朝政府把袁世凱送到山東,以取代他的職位。袁世凱的小站訓練新軍,對義和團的冷酷無情,使清朝更加重視。
京城被八國聯軍攻破后,整個城市都變得灰暗起來。連慈禧的母親都被外國人欺凌,平民的生命就像是螻蟻一樣。一名聯軍士兵在街上調戲一名少女,路人紛紛避讓。
入侵者的肆無忌憚,京城百姓的隱忍,皇室的權威和尊嚴,都變成了一種恥辱,讓后世子孫永生難忘。
永定門城墻被英國人掘出,京津鐵路在這里延伸,方便了運輸、軍隊的運輸,也帶來了許多珍貴的財富。
天壇火車站匆匆建成,成了一段回憶,據史料記載,「自八月上旬,列國聯軍從天壇出發,乘火車去天津,日夜不停!」
慈禧西去之后,紫禁城里的雜草已經長滿了雜草,皇城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在太和門前,一名滿族人在金水橋上停下腳步,他的心是平靜的,還是激動的?
金水橋,始建于明代永樂,又名金水橋、內金水橋。中央那座僅供皇帝通行的「御路橋」。「王公橋」兩側,僅許宗室親王可通行。「王公橋」為三品以上官員通行的「品級橋」。
上海租界的巡警,雙手插在腰間,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當上了巡警,那就是好的待遇了。但和印度的警察比起來,越南的警察就是最弱的。
溥儀之母劉佳氏,即載灃之母。她是正五品典衛德慶的女兒,雖然身份卑賤,但容貌也是極美的。慈禧的姐姐是醇親王奕譞的妃子。葉赫那拉死后,她受寵愛,為王爺生下載灃、載洵、載濤、二格格三子。
慈禧臨終前夕,任命溥儀為大清之君,劉佳氏在王府中摸爬滾打,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將孫子送往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