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真實老照片:圖二修鞋手藝逐漸消失,圖四欣賞清朝素顏美女!
都說細節之處見成敗,從一個國家的一些細節之處可以觀察到人民的生活狀態,乃至整個國家的整體形態。今天來看一看清朝末期的一些老照片,分享分享這段歷史。當時能夠照相的人在中國很少,因為照相機是當時很稀有,能夠開照相館的大多數是外國人或者和中國人合辦的,因此這一張照片是拍攝時間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清朝末期的兩名官員。地點是在香港的阿芳攝影館。拍攝人員的技術也是非常棒,照片清晰,人物擬真。
第二張拍攝的是一位修鞋匠工作的場景,修鞋匠正在認真的用釘子卯進去,旁邊籃子里還裝著已經修好的鞋子,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對待東西都是修修補補,只有富裕人家壞了就直接丟掉。
第三張給人的視覺沖擊效果,感覺是電腦做出來的;其實不是的,這張照片是拍攝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清朝一個巨人叫做詹世釵。此人的身形巨大,身高甚至達到兩米九多。要知道在那個吃飽都成問題的年代,能夠長到這種身高,確實是需要一定的「天賦」。
第四張是一群女人圍坐在桌子周圍。這種場景在一些官老爺家中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在男權主導的社會中,女人的權利得不到肯定,更何況三綱五常的糟粕思想已經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女子在家中只要對自己男人百依百順便是一位好妻子。
第五張是兩名官員的合影,兩個人看得出來都是中年人的樣子。人的穿著和精神面貌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社會地位,這兩個人面目干凈,衣著整齊。儼然一種官老爺的架勢。
第六張是當時的香港地區的一位官人。但這個人其實是一個商人,他的官位是自己花錢買來的。而對于平民階層的人還是得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即使官員又是商人,這樣的事情也能允許它發生。
第七張街頭理發師正在為別人理發,當時清朝被推翻,從人的整體樣貌來說就要剪去當時的長辮子。這也是從頭開始。
最后一張是三個藝人,雖然三個人的表情并不是很好看,可是他們手上的動作是有模有樣,主要是通過接一些紅白喜事情給別人演奏來賺取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