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前故宮景象:城內已是一片廢墟,皇宮也不復往日光鮮氣派

"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傳。"照片是人們保留記憶的最好的方式,照片不會說話,卻比任何人都善于傾訴。從照片中,人們也可以探知出往日的真相,哪怕沒有出生在此時,哪怕沒有去過此處,但景色卻是相通的。

沒落的王朝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乾隆末年,它就已是走到上窮水路的狀態了。在它之前,清朝在康熙、雍正的帶領下一路走向上坡,到了乾隆時期已經到達封頂。然而遺憾的是,盛世終究沒有常在,乾隆時期是清朝的峰頂,也是它走向下坡路直至坡底的開始。

清朝一路下滑,到了已經光緒時期已經是腐朽不堪,只留下一個光鮮的空殼,當時,清政府的國庫處于赤字狀態,0財政供使得清朝政府軍隊的戰斗力遠遠不足于其他侵華國家,加之官場貪污腐敗,掌權者只顧自己尋歡作樂全然不顧百姓,有了這些致命因素也難怪逃不了挨打的命運了。

現存有一組清朝的老照片,拍攝了那時候清朝敗落后紫禁城的景象,帶我們重觀那時候清朝的沒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組百年多前的皇宮老照片,再現了清末皇宮破敗的景象,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清朝滅亡前茍延殘喘的樣貌。

當時,清朝還沒滅亡,但是故宮城內卻已經是一片廢墟,皇宮也不復往日光鮮氣派。

這組照片的拍攝者——日本攝影師小川,用他的鏡頭為我們記錄下了紫禁城的往日風景。1901年,小川就來到紫禁城拍照,此時距離清朝離滅亡還有11年。然而,在他的鏡頭下,紫禁城卻是一副亡國景象。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逃離皇城,這里便失去了宮人的打理,逐漸荒蕪起來。

紫禁城最大的城門太和門已經長滿了雜草。作為外宮的正門,此時,這里雜草叢生,蚊蟻橫行,似乎就是一個被拋棄的野外郊區最平凡的一片土地。

而紫禁城的正門太和門也和它的兄弟一樣,失去了端莊的儀態,最初修建時候它如同貴婦人一樣優雅,它由東向西、北與城市平台相連,四周是一個廣場廣場。

如今,影視劇中有句俗語:"子午門斬首行動啟動"。其實,子午門不是斬首的地方。一般來說,斬首是在菜市口。在午門的圖片中,可以看到大面積的墻壁剝落,附近雜草叢生,于清順治嘉慶年間修繕。

然而,圖中的太和門也是雜草叢生,它根本不像一座宏偉的宮殿。如此深邃的宮廷庭院不禁感嘆,與曾經輝煌的景象相比,有著巨大的不同。

坤寧宮是明清兩代皇后的居所,坤寧宮的名字來源于《道德經》,自古以來,皇帝是天,所以皇后自然就是地,天和地,自然代表著世間最尊貴的存在。寧,就是地,也就是皇后寢宮的名字來源。

然而,尊貴不再,坤寧宮不過也是一個失去煙火氣息的繁華住所而已。因為少了下人的打理,這里布滿了灰塵。想想看,當你回到許久未曾居住過的住所時候,桌椅上是不是也是這樣布滿了灰塵,墻角是還掛著一片片的蜘蛛網,推開門,浮塵滿天飛。

照片中,皇宮侍衛站在乾清宮前。乾清宮作為內廷的正殿。明清時期,16位皇帝將其作為寢室,與昆寧宮正好成了一陰一陽。乾清宮正殿寶座上方,有順治親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額。

牌匾后面,有一個王儲建造的"劍術盒",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乾清宮門前柱子上的油漆已經脫落,大門的窗紙上也破了幾個洞。

太和殿前站著一個人,同樣是最普通的一位皇宮侍衛,曾經他保護著宮門,現在卻無所適從了。他身后的窗戶完全破爛了,就像正在崩潰的清朝一樣,這似乎也昭示著清王朝的命運。

富人可以假裝落魄,窮人卻無法強裝富有,好比清王朝無法再維持富麗堂皇,照片中展現的正是衰敗后的王朝。

八國聯軍侵華,他們不僅肆意占領北京后,掠奪了北京的老百姓和政府的錢財,同時還搜刮了故宮,如同一幫強盜闖入我們的家中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就連太和殿前缸上的鍍金也被他們用刀刮了下來,至今仍可見。

太和殿前,與人比較,可以看到雜草的生長的繁亂。照片中的男子是受雇于日本攝影師小澤一川的中國人。

太和門前,金水橋上,磚縫里雜草叢生。金水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內橋一個是外橋。不得不說,不愧是皇室,簡直將等級劃分到了極致,就連外金水橋,也要把它分為供皇帝使用的"玉廬橋"。

皇室子孫使用的"王公橋"和官員使用的三種橋,這倒與現在的普通通道和貴賓通道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再多的講究也是服務于人,少了人氣,橋就回歸為死物。也許只有橋上的雜草和苔蘚才是鮮活的吧。

儲秀宮則如同一個空曠落敗的旅店。它見證了兩個朝代的后宮妃子從備受恩寵到被人遺忘失去皇帝寵愛的日子,曾經的寵兒不過是居住片刻的旅客,最終它還是會迎來新的借宿人。哪怕儲秀宮是西方六大宮殿中最典雅、最華麗的宮殿,現時現日也無可奈何了。

照片中的儲秀宮破敗不堪,全然沒有宮廷一貫氣派風格。曾經儲秀宮的建筑內部是如此華麗,現在我們只能看到一片破敗。大難臨頭,人心惶惶,連活著都是問題,那時候皇宮里大概沒有人有心思仔細打掃和保養了。

最后一張照片顯示的是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1901年,保和會館前的道路上雜草叢生,被時代遺棄。然而曾經它在整個紫禁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里見證了皇室曾經的榮耀和歡樂。每年過年時候,皇帝在這里設宴飲酒,與諸侯大臣喝酒交談,聯絡感情。

乾隆年間,保和殿是舉行宮廷考試的地方。皇帝會親自在這里主持考試。從這里可以看出它的使用頻率。繁華與衰敗終究只是過去式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以史為鑒,不再讓悲劇重演。

用戶評論

2023/3/27 14: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