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一个人对于钱的态度,往往能反映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钱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
《史记》中有一句话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判断对方是否有可靠的人品,只需一起吃顿饭,或者观察对方的消费习惯,就能看出来。
心理学中有一个“缺失自证效应”,意思是说:“一个人越是希望外界承认他有什么,往往就是越缺什么。”
一个人,越是挥霍钱,想要证明自己能穿得起好的衣服,鞋子,想扬眉吐气一把,想要将自己的落魄形象彻底摆脱。
其实,往往证明他的骨子里,越不自信,越是贫瘠。人品,也会因为打折扣。
人花钱时候的样子,才是最真实的。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从他“花钱”的样子可以看出来。
一个人,如若喜欢借钱花钱,往往会呈现出他不可靠的人品。
《二十不惑》中,姜晓果有一个同学叫做王薇。
她们是老乡,王薇找她借钱,姜晓果在自己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借给她三百块钱。
后来,姜晓果想换个新手机,她听说王薇领了四千元的助学金,可是王薇丝毫没有想要还钱的意思,还出去买新衣服,新鞋子。
姜晓果心中很生气,于是去找王薇要钱。
王薇不想还钱,还让一帮同学给她评理,觉得姜晓果要钱的行为给她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最后姜晓果要回了钱,也被王薇败坏了名声。其实,看似姜晓果被破坏了名声,王薇的人品也被暴露得彻彻底底。
借钱不还的人,人品往往也会很差。
借钱的时候,说得信誓旦旦,情真意切,可是真到了还钱的时候,却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理由来推诿。
借钱花钱的人,其实,爱慕虚荣,自身能力太低,无法匹配自己的消费能力。
四处借钱消费的人,并不可靠。因为,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而且他的诚信也需要打折扣。
郑渊洁说:“有钱的人怕别人知道他有钱,没钱的人怕别人知道他没钱。”
超前消费是个深坑,跳进去就出不来。
消费是能带给人快感的一种行为,但是过度消费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
喜欢超前消费的人,能力匹配不上消费能力,内心虚荣心强,活得不踏实。
人生中有野心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懂得量力而行,而不是靠各种假象来营造出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状态。
当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时,要做的不是超前消费包装自己。而是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
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她的谈吐、见识,待人接物,以及消费观念上体现出来。
越是有修养的人,花钱越是沉稳。
有修养的人,赚了钱,不会急着消费掉,而是合理的规划。而且,懂得合理的花钱,按照好消费的计划,不给他人添加负担和麻烦。
蒙田在《随笔》中写道:“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其实从他爱不爱占便宜上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过一切,便只会唯利是图,也不会有很好的修养。
爱占小便宜的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各种场合占便宜。
不管是聚餐还是参加活动,总是逃避付款,以“穷人”自居,理所当然地消费着别人的大方。
一次两次,或许没人会和她计较。如果次次都是如此,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愿意再和她做朋友。
在人际关系中,只花别人的钱的人,喜欢占小便宜,令人不舒服。
真正的友谊,是彼此都会珍惜,不会让对方吃亏,希望能长久地和对方相处下去。
朋友吃亏,并不代表他傻,而是还想维系彼此之间的情义。
就算是对方富有,真的不在乎,也不能一直占对方的便宜,而是应该把账算清楚,该自己承担的绝不推诿。
越是有修养的人,越在乎与他人的情意,越是不能让对方吃亏。
不随便花别人的钱,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学着把所有关于钱的事放在明面上讲,才是维系长久关系的方式。
有修养的人,会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并且懂得合理的花钱。
一个人自尊自爱,不给他人添麻烦,也不占他人的便宜,不随便花别人的钱,就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讲规矩。尤其是在钱财方面,笔笔清算,是做人最基础的涵养。
谈感情,也应该把钱谈清楚。
借钱给你是看重彼此的情谊,相信你的为人,不要因为一点点钱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与诚信,给朋友留下一个极差的印象。
一个人的钱品,就是一个人的人品。往后余生,管理好钱,学会花钱,懂得克制。那么,与他人交往时,也能收获更好的人品。
越有修养的人,越懂得合理的花钱。
人生在世,请提升自我,塑造一个良好的修养与内涵。往后的日子,才会越走越顺。
-END-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