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舊相片,都是1933年在黑龍江的海倫縣所作。攝影師是羅伯特·拉里莫爾·彭德爾頓,一位美國的研究人員。彭德爾頓,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土著學和地理系的博士,在1931-1933年間,曾在中國進行過一次實地研究,他的研究范圍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內蒙古,山西,北京,吉林,黑龍江,遼寧,江蘇,上海,浙江,河北等,共計1100多幅圖片,以一種生動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華夏在1930年的歷史風貌。以下這一系列的舊相片,就是彭德爾頓一行人在內蒙古的時候,途經海倫時所拍到的關于海倫郡的一些舊相片。
地處黑龍江中部,綏化以北,是黑龍江最大的河流。海倫于1912設縣,為黑龍江最早期置縣的區域。海倫的名字來自于海倫的河流。海倫,讀作「開凌」的音譯,在滿族語言中有「水獺」的意思。因為這里有很多的水獺而得名。這就是海倫設治時的名字。海倫地區,清朝時曾是皇家的圍地.曾任呼蘭城衛軍總管,呼蘭軍的副手。晚清之際,一批從內陸入關求生存的漢族人士涌入海倫,對海倫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由于這一系列的舊圖片都是在海倫被稱為「海倫」,因此我們在這篇文章中仍然稱呼它為「海倫縣」。借助這些寶貴的舊相片,我們將會帶您穿越80多年,重溫當年的海倫,一睹當年的海倫城風采。
1933年,在海倫縣郊前,保衛彭德爾頓代表團的一支騎馬隊伍。海倫縣似乎很看重彭德爾頓的訪問隊,竟然出動了這麼多人。
1932年,海倫在運輸貨車上的照片。海倫地區是一片具有代表性的黑色土壤,肥沃的土壤,豐富的資源,被稱為「糧倉」。資通肯河,克音河,海倫河,五條河從這里穿過,海倫地區盛產黃豆,玉米,大米,亞麻,煙草等。
1932年,海倫,一位農民在一片肥沃的黑色大地上,在一塊肥沃的黑色大地上勞碌著。「黑土」是自然界賜與人們的寶貴財富,它具有優良的性質和極高的肥力,最適宜農作物的成長和最肥沃的土壤」。
1932年,在一座莊園中,一架裝滿了物資的大篷車,正在啟程。
海倫車站,1933年。海倫車站始建于一九二八年,傳說中的《紅燈記》就是以海倫車站為背景的,現在海倫車站旁邊還有個「紅燈記」的小廣場。
海倫德政牌樓,一九三三年建造于一九一三年,由海倫商人和市民聯合投資建造,以紀念海倫官員辛天成。1912年,海倫掌權的辛天成,使海倫迎來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時期。
一九三三年,海倫城外鄉,一個農舍內。典型的北方民宅是一種三室一廳的三室一廳的建筑形式。在北方,人們一般都會有一個大的院落,將自己的寵物飼養在院落中,大院落的人則會在院落中種植蔬菜。
一九三三年,海倫縣西門,巡邏的士兵和士兵。1912年,隸屬于黑龍江綏蘭道,隸屬于海倫縣。這座城市的治所就是東卡市。一九三二年,海倫縣隸屬于濱江省管轄。
1933年海倫號上,彭德爾頓一行人被海倫號上的地方警察押解著,走上了一條骯臟的小路。